|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央行连续两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节后逾2万亿资金到期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0

好友

214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8 分鐘前
  • 簽到天數: 973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9
    金錢
    5642
    威望
    2144
    主題
    603
    樓主
    發表於 2017-2-6 18:29:03
    中国人民银行2月6日发布公告表示,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月6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上周六,央行也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据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统计,截至2月22日,共有18500亿OMO+MLF到期,同时央行通过TLF解冻的约6300亿元资金也将回归冻结状态,资金回笼压力大。



      本周公开市场共有625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的到期量分别为1500、1200、1650、1500、8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下周有9000亿逆回购到期。此外,2月15日还有1515亿6个月的MLF到期。1月20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TLF)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的支持(约6000亿),期限为28天,这些流动性在下周也将面临到期。

      华创证券分析称,整体来看,未来两周市场面临的资金到期压力巨大,而按照央行去杠杆的态度,必然会回笼资金,将导致资金面的波动加大,对市场造成冲击,短期债市调整尚未结束。

      天风宏观团队认为,2万亿左右的流动性缺口就像幽灵,只要宽松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流动性缺口凸显了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央行可能要在抵押品上做些文章变相创造流动性,一种是抵押品扩容,另一种是干脆不要抵押品。

      去年229降准应对流动性缺口,但今年央行对降准的态度更加谨慎,大范围降准的可能性低于去年,预计还是采用滚动逆回购和MLF的方式提供流动性。

      【延伸阅读】

      央行媒体:逆回购利率上调显示政策灵活性 稳健中性是主基调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迎来了“意外”的价格调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上调7天、14天、28天逆回购10个基点,三个期限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上调至2.35%、2.50%、2.65%。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在同一天还上调了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其中,隔夜利率从2.75%上调至3.1%,7天期利率从3.25%上调至3.35%,1个月期利率从3.6%上调至3.7%。结合此前1月24日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调升,春节前后成为了货币市场政策利率接连调升的时间节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阶段逆回购、SLF分别扮演着利率走廊下限、上限的角色,成为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流动性,达到调控目的重要抓手,此举具有不容忽视的信号意义。不少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在经济复苏基础不稳、通胀压力有限的背景下,“稳健中性”仍将是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反映利率情况的适应性调整

      逆回购利率与SLF操作利率作为目前阶段利率走廊的上、下限而广受市场关注,不过,相比较而言,逆回购利率的意义似乎要强于SLF利率。“第一,逆回购和MLF一样是目前常态化的货币投放渠道;第二,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从DR007(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历史走势看,其更多的是接近下限波动,而距离走廊上限较远。”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王家庆如是表示。而无论如何,逆回购利率调整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却是相对温和的,逆回购利率上调操作本身仍然是一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倾向表达。

      “自公开市场操作‘锁短放长’以来,DR007的中枢是整体上移,其在不断的远离利率走廊的下限2.25%,从其20日移动平均价格看,其上升幅度超过10个基点。”王家庆分析称,在这一阶段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个基点,或许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对市场现状的一个适应性调整,即2.35%本身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当前市场利率波动的下限情况。

      事实上,在债市去杠杆阶段,资金面整体处于紧平衡,7天期逆回购利率2.25%作为利率走廊下限的作用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月3日当日逆回购利率上调以后,DR007水平为2.554%,较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7日)的2.639%反而有所下行。

      微调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从政策层面分析,此次逆回购利率上调是否意味着政策转向呢?兴业研究公司的一项统计显示,自2012年5月份至今,7天期逆回购利率共发生过22次变动。而观察历史数据发现,2012年至今,1年期贷款利率始终处于平稳或下行的状态,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大体走势虽与1年期贷款利率相近,但期间却出现过数次短暂的逆势上行。

      “逆回购利率的微调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而据事后观察,以往逆回购利率的微调方向与紧随其后的货币政策走向也并不完全一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具体来看,2012年以来,除本次(2017年2月3日)的逆回购利率上调外,7天期逆回购利率此前还经历过4次上调,其中有3次在上调后不到1个月就又转而出现下调,其中更有2次则是在上调后不到1个月内便回落到上调前的水平。

      而在全部4次上调发生之后,随着其后工业增加值相对前期出现放缓,逆回购利率旋即由此前上调转为下调。“细观历史,2012年以来的逆回购利率上调往往与防风险、去杠杆或防泡沫等有关。”鲁政委分析称,1月份新增信贷具有“量最大”和“超上年”两大特征。如果1月份新增信贷再创新高的情形在2017年继续重演,很可能令“防泡沫”的工作更为被动。

      稳健中性仍是主基调

      鲁政委认为,与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具有极强的刚性相比,逆回购利率直接影响银行间流动性,且方向转换更为灵活,使央行能够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进退自如。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撰文称,货币政策要“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

      “由于存、贷款基准目前仍然是绝大部分贷款的定价基准,其上调将立刻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包括大量的存量贷款融资成本);同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往往具有极强的刚性,一旦调整便很难在一年半载内迅速逆转。”鲁政委分析称,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刚性不同,逆回购利率的上下调整更为灵活,其变动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传导更为间接,所需时间更长,非常适合作为临时性的手段来使用。

      “在经济复苏基础不稳、通胀压力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尚不具备转向的基础。稳健中性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主旋律。”鲁政委表示。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1 13:04 , Processed in 0.02184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