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简评科斯对中国十大忠告

[複製鏈接]

413

主題

0

好友

214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0-6-14 07:46
  • 簽到天數: 38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9
    金錢
    451
    威望
    2140
    主題
    413
    樓主
    發表於 2016-10-6 06:51:33

      假日里朋友微信转发科斯对中国十大忠告,读来我怀疑不是科斯老人家写的,又百度不出造假的证据,可能是有人编辑加工的吧。不管真假,从张五常经济学的角度如何分析呢?科斯研究产权、公司,但是对交易费用理解不透彻,就算真是他说的,也问题多多。这些问题,李俊慧老师论述得比较多,遂将李老师的观点转述给朋友。少部分是我的发挥。如下:

          国企问题,张教授的建议是可以不私有,但是要放到股市上让市场自由买卖,经营不好时会有人把股价沽得七零八落,以此来间接约束经营者。李老师讲集权优于民主,集权制度也有其成本,国企姓“国”、经营效率不高不妨理解为制度成本的一项。

          土地问题,国家拥有所有权,垄断一级开发,是最有效率的开发方式,这和地役权有关,也是张教授总结的“中国的经济制度”的重要一环。土地财政也比税收模式效率高。

          教育问题,西方的大学教育搞得好,中国的中学教育搞得好。义务教育是很坏的办法,对教育者失去了激励,教育质量会越来越低,西方的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培养想象力等都是推卸责任、潦草应付的借口。义务、免费,是价格管制,该收钱不收钱,与医疗体制的问题是一样的。

           计划生育当然是错的,更大的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不但社保本身是庞氏骗局难以为继,社保还使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淘汰,不生或少生孩子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样下去人类会灭亡的。

          “边缘革命”的说法不准确,市场经济发挥作用,前提是私有产权的保护和约束到位,这要靠政府的强制力,一点儿也不边缘。

          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这完全正确,全世界都要如此,欧美经济衰退,以及当下中国经济的困难,和黑板经济学如博弈论等泛滥有很大关系。科斯一直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很失望,所以才强调“中国经济学者”。

          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不对,法律要靠人制定和执行,法治归根结底是人治,在错误的经济学指导下,政府制定了很多错误的法律,如新劳动法、反垄断法,都需要明智的领导人来废除它们。西方的法律越来越繁琐,受益的是律师,老百姓打官司难,远不如包公断案成本低,西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缺乏思想市场,诚然,不过西方也一样,西方的社会科学还处于中国春秋战国的水平,中国三千年社会经验的精华,不要被西方的幼稚的社会学科给掩盖了。社会科学方面,我个人的总结是中国的三个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中央集权制度、市场经济道路、张五常理论。

          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对的,民主陷阱难以自拔,人类的未来更多地系于中国身上。

          附:科斯对中国十大忠告

         一、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

      只要有自由竞争的环境,私企是非常懂得如何应对这些交易费用的。如今,私企最大的挑战是,他们仍然遭受着种类繁多的政策和政治歧视。他们很难进入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主要是由国有银行所控制。

      要抛开为私企设置的种种限制。只要私企(或任何企业)是依法运营,就该享有自由。如果一些经济行为体不遵守市场原则,市场经济就不会成功。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

      二、政府参与土地交易导致腐败猖獗,必须将其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

      只要交易双方可以自由讨价还价并达成交易,那么市场行为就可以发生。中国的情况是,政府宣称了对土地的拥有权。国家必须允许土地的事实所有者——多数情况都是农民——进入市场。这样,国家可以通过收税在土地交易中获得很大利益;同时,为了自身利益,就必须将其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

      中国在土地交易方面的所作所为,应该叫做单方面获取。这显然并不是市场行为。

      政府参与土地交易导致腐败猖獗,带来大量失去土地者的抵抗,这在中国已经被广泛报道。

      三、中国应打造一个自由的土地市场

      (问:深圳发布了一个土地双轨制文件,允许深圳农村变卖集体所有的工业用地。你认为,这是否为中国土地政策提供了一个改革的方向?)

      深圳的政策显然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是一个辽阔而多元化的国家。一种方法或许在一个地方能取得成功,但在其他地方可能就行不通。中央政府应该鼓励地方政府大胆尝试不同方法,打造一个自由的土地市场。

      四、在中国,教育和税收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

      不平等在任何自由市场经济中都不可避免。考虑到中国的庞大以及地区多样性,基尼系数高也在预料之中。争议的核心在于,导致不平等问题出现的中国市场经济,其深层问题是什么。

      比如教育和税收制度,在最发达国家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抑制不平等的作用。在中国,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只要社会流动的大门是打开的,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人对自己的未来、自己孩子的未来有希望,那么不平等本身就并不是问题。

      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开错了药方,需要反思

      在发达国家,更替水平生育率被设置为,每位女性平均生育2.1个孩子。长远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并不可持续。另外,保证政策的实施过程,一向是高成本且充满暴力的。随着一个国家的富裕,女性也趋向于自愿降低生育率。今天没有必要来强制执行如此严苛的政策了。

      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削弱了中国劳动力数量,还降低了其质量。研究已经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之后出生的中国儿童,其社会技能被迫变低。当然,其影响也在经济之外有所体现。它在基本社会结构上,也严重削弱了家庭。

      六、“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发生的令人瞩目的市场转型。然而,不是中国政府,而是我们称之为的“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

      饥荒中的农民发明了承包制;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经济特区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开启劳动力市场。与国有企业相比,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边缘力量”。

      七、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

      我相信经济增长的秘诀是分工,研究分工就必须考察真实世界。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在呼吁我的同行们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不过没有什么效果,我的同行们似乎不大愿意听我的劝告。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那么多优秀的经济学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关心真实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产的制度结构,就一定会改变经济学。我始终对中国寄予厚望!

      八、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人类社会到处都存在着腐败。过去50年间,我在芝加哥的家中,常常听到市政官员的腐败新闻。伊利诺伊州的两任州长现在都身陷牢狱。我的同胞、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公爵解释得很清楚: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如果政治体制是透明的,如果权力由法律来约束,如果任何权力的滥用都可以追溯责任(自由媒体和独立司法体制,因而是需要的),那么腐败就不会威胁到秩序和稳定。

      不管是政治改革、法制改革,还是体制重建,叫法无所谓,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九、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

      “具备批判思想、愿意挑战权威,而又宽容、虚怀若谷的公众,是自由思想市场发展的沃土”

      中国没有理由比韩国、日本或美国缺少创意。只要中国开放思想市场,允许大学独立、自治,给私企以与国企同等的待遇,中国就会迅速在科技方面更上一层楼。

      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我收到过许多中国读者的来信。经常被问的是,“科斯教授,为什么没有中国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奖?”对此,我真的无法回答。

      中国已故的物理学家钱学森也许提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在与温家宝总理会面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后没有产生一个世界级的原创性思想家或有创见的科学家?”

      钱学森之问帮我回答了中国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而就钱先生的问题,我却有个答案,那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

      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不能防止错误思想或邪恶信念的产生。但历史已经表明,就这一方面来说,压制思想市场会遭致更坏的结果。

      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服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稳定。

      “钱学森之问”清晰表明,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开放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可缺少的道德和知识基础,没有这样的思想市场,人才的多样性必将枯竭。

      十、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我是一个出生于1910年的老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事情,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

      “我今年98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随时都可能离你们而去。希望在你们,希望在中国。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1 09:15 , Processed in 0.68624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