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前高盛高管:美国正濒临另一场金融危机

[複製鏈接]

482

主題

0

好友

256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前天 18:47
  • 簽到天數: 241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285
    金錢
    8446
    威望
    2561
    主題
    482
    樓主
    發表於 2017-6-5 13:09:52
     由于特朗普总统力推将公共资产卖给金融公司,并且废弃财务规定。前高盛银行高管诺米-普林斯表示,美国正濒临另一场危机。普林斯现在是一名记者,她曾著有《All the Presidents Bankers》一书。她认为立法者拒绝针对分解大银行进行立法使得全球经济面临危险。普林斯最近还与国际商业时报记者戴维-西洛塔讨论了她的担忧。

      以下是他们讨论的内容:

      西洛塔:当你在高盛工作时,你曾为盖瑞-科恩工作过。而科恩现在是特朗普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众所周知他大力支持特朗普总统的公共资产私有化计划,而高盛也在这个时候表示想要买入这些资产,这些使得科恩频频登上新闻头条。那么,从“特朗普总统任命科恩担任白宫中这么有权势的职位”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普林斯:首先,任命盖瑞-科恩为首席顾问,或者任命同样出自高盛的斯蒂夫-努钦为财政部长,是因为他们在华尔街任职以来就怀揣这样一个信条——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来接管、证券化以及非透明的方式采取行动都是公平合理的,牺牲经济稳定和民众财务稳健来赚钱也没什么问题。他们在权衡政策时考虑的不是“什么是好的”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对民众更好”问题,而是“什么对他们的支持者最有利”。而他们的支持者恰恰是他们之前任职的银行。

      因此,当特朗普总统在竞选中表示他与和希拉里有关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不同,他就试图与这些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他任命那些和金融机构密切相关且政策观点与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的欲望保持一致的人们时,人们都说特朗普说谎了。

      西洛塔:盖瑞-科恩最近被指就私有化动机发表讲话时表示——你们私有化对象的规模越大,我们就会给你们更多的钱。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普林斯:这是完全放开。他们实际上在拿,或者说没收公共资产入私营部门,之后私营部门不用对它们的经营方式、因私有化而被解雇以及处于劣势的人负责。私有化是指有充足的资金,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接管公共商品或者公共事业。原因是从华尔街角度看,他们想要付更少的钱来获得私有化措施带来的永久益处。

      西洛塔:特朗普总统和国会的共和党人士力促废除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布的金融管制法案。你认为金融管制法案的作用是什么?这一立法让情况变好还是变糟?

      普林斯:金融管制法案没有做的仅仅是分解大型银行。实际上,在金融管制法案推出后,那些承认对危机爆发负有责任的大型银行们都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罚金,它们在金融资产占比上变得越来越大。就像美国银行,它就获得了接管投资银行美林的实力,而摩根大通则有能力接管老投行贝尔斯登。因此,尽管金融管制法案抑制了它们的部分活动,但是这些银行都获得了政府津贴。现在,它们的结构,它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把握联储窗口机会的能力和危机前的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但却处在了更不稳定的位置上。原因是过去长达十年里零息为这些银行部门提供了廉价货币,从而允许其还能维持偿付能力,而一旦这些银行丧失了偿付能力,整个银行系统将发生重大问题。

      因此政府支持这些银行长达十年,而这些银行在这十年里规模变得更大了。可以说金融管制法案仅抑制了它们一小部分的活动。因此它们曾经引发的问题还会被再次引发。

      西洛塔:你对目前的经济趋势有何担忧?

      普林斯:有一个问题已经形成。事实是2007、2008年危机的导火索——次级贷款现在被公司债务取代。从华尔街角度看,它们所做的就是发现了金融系统中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这个目标过去是次级贷款。后来它们修复、切割、将它们嵌入新证券中,并售往世界各地,从而获利。过去十年它们一直利用廉价货币将贷款发放给美国企业和全球的企业。因此,目前全世界公司债的总额要远高于危机前抵押贷款的总额,远高于危机前次级抵押贷款的总额,而它们正开始像次级贷款那样违约。

      西洛塔:我们是否濒临另一场金融危机?

      普林斯:是的,这个问题很紧迫。上一场危机前发生的迹象——先是债务以贷款或债券的形式普遍攀升,之后增长速度放缓。这是因为银行们试图切断自己与这些贷款的联系,它们知道如果它们不够快,那么一场危机将随之发生。我已经看到了这些迹象发生在公司市场。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8 19:08 , Processed in 0.04703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