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1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无悬念全世界都服 乒乓球才是真正的 "中国智造"

[複製鏈接]

990

主題

0

好友

402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郁悶
    前天 04:56
  • 簽到天數: 283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6020
    威望
    4021
    主題
    990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男生勳章 文章達人 大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伴壇終老

    樓主
    發表於 2016-8-17 09:13:22

    记者傅岳强

    里约奥运会,体操、羽毛球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屡屡受挫,唯有乒乓球依然无敌强大。每天看着严重滞涨的中国金牌榜,大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亲万亲,不如我们的“国球”亲。


    张继科比赛中

    一位以前不太关注乒乓球运动的朋友问,为什么所有奥运选手发球时都要把球抛那么高?在此科普一下:高抛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大球速和旋转。当球高抛下落时,受其下降速度的影响,增大了对球拍的压力,再与球手的力量形成合力,使得发出去的球速度更快、旋转更强;高抛发球由我国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1964年发明,第一次亮相世界舞台是在1973年第32届世乒赛,许绍发与前苏联队选手斯特罗卡托夫相遇,许绍发突施奇招,让对手第1局直接吃了11个发球。

    刘玉成发高抛球的故事很有传奇色彩。1962年,刘玉成因伤住院治疗3个月,他不想荒废球艺,每天就在病床上练发球,逐渐悟出了球的旋转规律,形成了高抛发球的理论雏形。之后,他又从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中找到灵感,将排球高发球动作融入到乒乓球训练中。到1964年,高抛发球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终于定型。可以这么形容,刘玉成发明高抛球的过程,先是像周伯通受困桃花岛,自娱自乐地独创了双手互搏的“通明拳”,接着又如张三丰,从动物的搏斗中得到灵感,领悟出绝世武学“形意拳”。


    球抛到多高效果最佳?这点没有定论,只要不低于国际乒联规定的高出球台16厘米就成。中国乒乓球队的“团宠”福原爱球抛得高是出了名的,可总被中国队的魔王们打得泪花流。

    实际上,中国乒乓球队能称霸世界,在技术打法上不断创新最为关键,直拍横打、台内拧拉、挑打技术等太过专业的不谈,近几年,中国乒球专业人士还专门就“乒乓球左右手交换打”进行过深入研究。想想看,这种打法真要用于实战了,选手双手开弓,球拍左右飞舞,亮瞎你的眼。

    昨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6年世界各国技术创新能力排行。其中,日本排名第16,中国排名第25。不过在乒乓球技术创新上,中国人妥妥地让日本人服了,所以才有了“帝国的绝凶虎”、“帝国的破坏龙”。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69

    主題

    2

    好友

    2113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3-9-7 22:03
  • 簽到天數: 268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5
    金錢
    4336
    威望
    2113
    主題
    69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文章勇士

    板凳
    發表於 2016-8-17 16:47:22
    毕竟是国球,比地狱难度还高的级别啊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5-16 02:22 , Processed in 0.02607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