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2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愛有幾分

[複製鏈接]

5813

主題

2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0-19 08:18
  • 簽到天數: 64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418
    金錢
    18015
    威望
    21678
    主題
    5813

    回文勇士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明人 文章勇士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文章達人 教授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16-11-25 20:15:58

    ——听《父亲》有感


    刘和刚一曲《父亲》唱的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至纯,心里埋藏的苦痛随着他的歌声凄凄切切,碎碎念念,飘飘散散。也只有刘和刚能唱出这騙子绝世的韵味,旷世的思念。那么情真意切,那么刻骨铭心,那么魂牵梦绕。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出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痛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却尝了三分。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还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一句句痛彻心扉的话语阵阵砸进心坎,砸碎的心怎么缝补,何处生根!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4年了,记得那年的清明,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油菜花桃花梨花竟相开放,小草柳树换上新装,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这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春天,这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也是一个让人悲伤的一天,我的父亲就在这一天永远离开了我们。去了一个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没有劳动,也没有人嘲笑的地方。

    父亲,您是应该好好休息了,您活了68年。从我懂事起就没有看到您休息过一天,您总是风里来雨里去,瘦小的身影填满了一个个苍白单调的日子。

    为了我们这一大群儿女,为了我们吃饱穿暖,为了我们快乐成长,您和母亲省吃俭用,一年不买一件新衣,一年不买一双新鞋。您总是穿着稻草编织的草鞋,在高高低低的坡坎上行走,在自家的三亩五分田地里劳作。一年四季,穿烂了一双又一双。您总是冲我们笑着说草鞋舒服着呢!好像比“乔丹”“奥康”还金贵!

    全村,我们几兄妹总是穿的干干净净,体体面面,读的书也最多。您总是对母亲说,我们家的小孩必须读书,只要肯读书,哪怕砸锅卖铁也愿意。您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改变未来。因为您知道没有知识的悲哀与不幸。

    有了文化我们才可以离开落后贫困愚昧的农村,来到现代文明的城市。您不会讲大道理,大舆论。您只是用您辛勤的汗水,像雪峰山沟沟壑壑的皱纹,和那双布满道道口子苍老的手,用最朴素的肢体语言表述您的无奈和坚强。

    现在我们几兄妹终于来到了城市,完成您最初的愿望。现在我也身为人母,深深明白,世上只有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是心甘情愿的,是最无私的。父亲啊,您匆匆地走了,每每想起不由悲从中来,成了我心里一块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永远无法回报的爱!

    前几天老家一个老太太来城里来看外甥女,顺道来看妈妈,说起她的事,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老伴90岁,自己也80了。两个儿子,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騙子田。老两口农活做不动了,要儿子轮流秤粮食。两兄弟经常为此事大吵大闹。骂她老不死的,咋还不死呢?菜是自己做,柴也自己砍,就是田耕不动了。儿子为秤一点粮食就骂他们。唉,天天受气,又死不了,要这么长寿干嘛呢。

    我们村还有个媳妇,公公去世多年,婆婆一个人把几个儿女养大,让他们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大媳妇为了鸡毛蒜皮之事把婆婆正煮的一锅鸡肉倒在地上,泼了几勺灰,还用脚使劲踩,踩了个稀巴烂。婆婆说了几句,媳妇就破口大骂,儿子在一旁不敢出声。老婆婆气得在床上躺了几天几夜。含辛茹苦,独自养大这么多儿女,结果媳妇这样伤害老人,谩骂老人。儿子却无动于衷。

    如今农村不孝顺父母的大有人在,不但不孝顺,甚至虐待父母的很多。可怜七老八十了还要自己騙子田,騙子菜,砍柴。养儿却不能防老,儿子再多有什么用呢?儿子多不孝顺又有什么用呢?

    经常在街上看到年过半百的老太太,在街上捡垃圾为生。衣破裙烂,佝偻着背,面目憔悴,形容枯槁。当你问她家里可有亲人的时,老婆婆抬起昏花的眼说,我有四个儿子呢?有儿子还来捡垃圾?不想给儿子添麻烦,儿子要养儿子。

    是的,儿子要养儿子。老娘流浪在外,捡垃圾为生,挨冷受冻,却不管不问。

    她们也曾有过年轻,有过欢乐,有过温暖的家。儿子小的时候,一家人厮守一块,虽然没有大鱼大肉,没有漂亮衣服,但是一家人快快乐乐,和睦相处。儿子躺在怀里撒娇,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时刻!

    慢慢地,儿子大了,离开自己的怀抱,身边有了别的女人。再也不需要自己的呵护了,也开始讨厌和嫌弃自己的衰老了。

    孔子几千年来提倡的仁义道德,孝道为先的思想。在落后的山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讽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读着这诗歌长大的。读这诗的时候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在我们父母老了之后,当我们娶妻生子,父母千辛万苦养育我们,等待他们的结果竟是嫌弃和虐待。

    “听听您的叮嘱,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首歌和现实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和反讽。

    孝道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谁都有老的时候,试想当我们老了,儿女们像我们对待父母那样不闻不问,你作何感想?

    也有很多人也说不是我不想孝顺父母,而是没时间。曾看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儿子开车回家看父母,在家门口陷入了泥坑。原来是父母为了留他住一夜而故意挖的,说是十多年儿子没在家里住过了。当晚儿子的电话一直响过不停,原来牌友在约他,所谓的忙没时间却是这么回事。连打一场牌的时间都不愿意留给父母。试问在我们心里孰轻孰重?试问我们的良知还有几何?当有一天父母离开了,才恍然觉得自己回报父母的太少,才会幡然醒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私地付出和恩德,永远是照耀在我们心中炽热的光辉。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6 16:58 , Processed in 0.01913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